今天小编和大家讨论一下当下汽车行业很火的套娃设计理论问题。套娃理论是谁发明的没人清楚,年代比较久远了。第一个举起该理论大旗的设计师倒是众所周知,那就是奔驰公司的前设计师Bruno Sacco。
什么是套娃设计理论?俄罗斯套娃见过没?长的像嘛?套娃车就是把套娃换成车,俗称大众脸,够通俗易懂吧?
也不知道这股妖风是啥时候刮起来的,现在的汽车主机厂对于车型设计的理念日趋相同,是因为技术停滞?还是为了节约成本?以前提起车企套娃,好像只有大众一家沉迷于此(为啥是大众?因为大众脸啊),虽然被大家集体吐槽,但大众不管不顾玩起了套娃战术,而实际销量狠狠的打了众多吐槽者脸,套娃战术出奇的奏效。有了大众的身先士卒,在利益面前,不计其数的合资品牌、自主品牌纷纷加入套娃战术的浪潮中来,套娃战术究竟潜力多大,让众多车企前赴后继?
家族式设计
现在介绍一款车的外观的通常说辞就是——采用家族式设计理念,十之八九是这样。所谓家族式设计说难听点就是万能模子。大众,就是典型中的典型,靠着一张万年不变的前脸,不要脸的霸占中国汽车品牌销量霸主的位置多年。为啥能霸占,难道中国人喜欢千篇一律?扯淡。说到底还不是便宜。此招一出,不但销量上去了,出色的品牌营销能力也在国内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。
另一个套娃战术玩的娴熟的奔驰,毕竟第一个举起套娃理论大旗的设计师是奔驰家的。奔驰GLK时代在国内的销量和奥迪比相差巨大,可在奔驰完成现款车型更新换代后,销量上与奥迪已基本持平。
最显而易见的是全新一代B级到E级就像同等比例扩大或缩小一样,不仔细看根本分不出哪个是B,哪个是C。这样做厂家可以把旗舰车型的设计理念放到入门级车型上,牢牢地抓住那些钱不够还好面子的消费者。奔驰从S级往下套的策略十分奏效,反观宝马从3系往上套到7系这个逆向思维又是啥意思呢?